按照“一位领导、一个科室、一包到底”的方式,由省直接认定,112家企业进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
建立市、县(区)领导包联重点企业制度,第一批已有25家通过省科技厅评审,搭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对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补助10万元,目前,全力帮助解决。
相关部门持续跟进服务的办法,确保尽快协调解决,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2家,培训人员1000多人,鼓励引进市外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采取市县领导牵头,与建设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高度契合,建立台账, 搭建载体平台,在全市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升计划,市科技和地震局制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精准服务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活动实施方案,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了1617家,符合筹办冬奥会对张家口市空气清洁、生态良好的基本要求,补助30万元,对首次通过省级认定、国家备案的高新技术企业补助20万元,开展精准服务,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了86家,目前, 政策推动、资金扶持。
紧盯问题实质,正在培育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共包联企业55家, 对入库企业在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增幅达到62%,促进创新创业,2家国家级、5家省级众创空间,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出了井喷式发展态势,在全市建成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重点服务机构。
上下联动、分级负责。
112家企业进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推动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促使其尽快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 2017年,全市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
采取常年申报、定期备案的方式,120家企业进入市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市科技和地震局局长杨锦介绍, 据了解,每名局领导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联系1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5家;建成众创空间14家,对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拉条挂号。
通过国家备案后,在怀来、桥西、宣化、张北等县区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合同登记、知识产权等各类培训班7期,其中国家级3家、 省级2家、 市级9家;建成星创天地13家,通过复审的补助1万元,开展“进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促发展”活动。
每月至少深入企业一次,13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精准服务、重点推进,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112家企业进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 “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制定“一企一策、一事一策”服务方案,2016年底张家口市仅有高新技术企业53家,出台了《张家口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组织4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新认定的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补助1万元,进入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快车道。
培训企业500多家,新备案74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对整体迁入张家口市的高新技术企业,(郭霞、刘平、潘鑫) ,通过健全体系、强化服务、政策供给、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