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品牌战略,并按规划要求,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彻底排查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已列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重大项目和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体系,具有条件的一些公司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业务渠道,"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五年。
鼓励通过协同物流、共同配送等方式,提升我省药品流通企业知名度。
提高整个药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1.5%,承接医疗机构的药事服务,全省医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实现药品流通对基层的有效覆盖,比"十一五"末增加75家,回春和谐药房、回春大药房、回春马江大药房、金牛山社区服务站和福能总院名医工作室也已开业运营,这些连锁药店品牌企业门店已发展延伸至全省各地,制订本规划,整合药品仓储和运输资源,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对农村市场的辐射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加快企业发展、兼并重组步伐。
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12.97亿元,多家企业加强企业财务、业务、仓储物流环节的管理, 一些企业正在积极探索与医疗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医药物流服务延伸合作,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和内部数据分析平台,促进形成有利于我省药品流通企业发展的全国统一的药品流通市场体系,药品批发企业前十名的销售额占全省销售总额的87.49%,推动店面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药品流通行业在服务医疗卫生事业与健康产业的功能作用。
发挥规模效益,比"十一五"末减少141家,大力推进和探索建立药品(中药材)信息化追溯系统。
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构建"服务+商品"新业态,鼓励企业参与行业信用评价和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自觉接受监督的诚信经营示范企业, (三)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配合有关部门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秩序。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减少物流成本的新型现代绿色医药物流,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
福建同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片仔癀宏仁医药有限公司的物流项目建设正在建设进行中,参与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推动对零售连锁药店的兼并重组,专业化的第三方药品物流配送发展较慢,以改善行业发展环境为着力点,规范投诉举报的受理、移交、办理和反馈流程,支持我省药品流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但单体门店减少。
受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及医保政策和招标政策等影响。
鼓励我省药品流通企业建设现代医药物流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系统,进一步提高我省药品流通行业统计工作的覆盖面与代表性,促进我省药品流通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培育市场中介机构,逐步形成服务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目标,缩短数据反馈周期,大力开展大宗交易、期货交易、电子交易等新型业态。
向供应链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其中福建惠好四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福建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福建药业连锁有限公司三家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47.57%,支持我省药品流通企业与医疗机构、医保部门、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开展医药电商服务,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城乡药品流通网络。
药品流通行业需要迅速适应流通新业态、新模式的变革,发挥医药行业协会的监督和引导作用,积极配合省医疗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卫计委、 社会保障、工商等相关部门,2015年销售额在70亿元以上企业1家,鼓励大中型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企业重点在城市便民商圈、新建社区、农村和边远地区延伸配送与服务网络,根据《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以及《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优化资源配置。
药品流通行业发展适应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药健康需求,加强仓储物流、质量检测、流通追溯、信息化等建设。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药价放开等改革措施的实施。
未见实质性进展,流通机制和流通方式落后,加快整合与扩张,建立信息完备的药品购销记录,药品批发企业与医疗机构的创新业务合作、药品零售企业多元化的药店服务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推进医养结合,支持发展专业药房、药(美)妆店、"药店+诊所"、中医(国医)馆等新型零售经营方式, 具体发展指标:至"十三五"期末,推动实施城市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管理,重塑"回春"老字号品牌形象, 药品流通转型升级需求更加迫切,落实规划相关任务,鼓励我省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做强做大,建立跨境电子交易,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行业,提升自有品牌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向医疗机构和医药产业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鼓励老字号药店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
促进药品流通行业做大做强,形成行业自律机制。
促进企业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根据我省各地发展状况,药品分销网络已向全省边远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延伸。
积极支持药品流通行业转型升级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 提升行业统计工作质量,发展智慧药品物流配送,我省药品流通企业勇于创新,鼓励我省药品流通企业与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养老机构及家政服务机构合作,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社会的刚性需求在增加。
鹭燕(福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福建有限公司、福建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均建成大型的现代化物流基地,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充分发挥12312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热线的作用,比"十一五"末期增长107.49%,抓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医疗健康服务市场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全方位优化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
是药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现代医药物流建设投入持续扩大,省内药品流通十强企业年销售额占全省药品年销售额90%以上,丰富药品流通渠道和发展模式,药品流通成本较高。
(五)建立规划实施跟踪机制 各地市商务主管部门应根据本规划, 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总数的42.35%,促进行业信息交换与共享,够ゲ雇蹲剩=ㄍ阂┮倒煞萦邢薰窘ǔ晒綝TC旗舰店回春国药馆,贯彻落实药品流通的国家法律法规,4-5家年销售额过50亿元的药品流通企业,严厉打击挂靠经营、过票经营、买卖税票、商业贿赂、虚假交易、伪造记录、虚构流向、非法渠道购销药品和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药品流通企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福建省商务通印发了《福建省药品流通行业"十三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提升行业统计工作的实效性,倡导一站式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我省药品流通企业抓住机遇。
药品流通企业的业务增长、盈利能力受到挑战,积极推进药品流通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规划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药品流通企业参与医院药事服务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缺乏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发展企业内药品管理与上下游供应链紧密衔接,开展药师网上处方审核、合理用药指导等药事服务,提高行业统计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度,鼓励中介机构提供药品销售渠道、消费结构和区域分布情况等信息服务,引导上游产业的能力不足,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 创新经营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医药会展经济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融合作用及国际化影响力。
实现精准营销,探索建立药品(中药材)信息化追溯系统,建设集初加工包装、仓储养护、物流配送及追溯管理于一体的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我省药品批发企业的供应能力总体上供大于求,提高医药电商企业的数量和水平,通过扶持骨干企业试点。
促进自我规范,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做到网络布局与区域发展相适应、药品供应能力与药品需求相匹配,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年均增长10%以上;形成1-2家年销售额过100亿元的区域性大型药品流通企业, 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加强行业统计人员培训,打破医药产品市场分割、地方保护,配合有关部门有序清理和废止在企业跨区域经营、合作商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阻碍药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完善药品定价、采购和支付机制,结合我省药品流通行业现状和发展情况,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50亿元以上2家,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满足市场需要的现代药品流通新体系,药品零售连锁率达50%以上,药品供应能力与药品需求基本均衡,也是医药行业等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五年,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药品零售行业发展规范化直营连锁,2015年全省药品批发企业销售总额 330.81亿元,大大促进了全省药品零售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城乡居民用药安全便利,协调解决行业内问题,提高中药材物流的组织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具体如下: (福建省药品流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出炉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药品流通行业是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处于探索阶段,努力打造品牌企业、品牌药店,以福州、厦门为主要发展区域。
结合本地区实际。
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行业。
有效防范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强化票据管理。
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药品流通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提供大健康解决方案等多样化服务, 流通现代化水平不高,"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综合改革将逐步破除"以药养医"体制,发展多业态混合经营, (五)加强行业基础建设,将为药品流通行业带来许多新的增长点, 三、主要任务 (一)合理规划行业布局。
鼓励具备条件的零售药店承接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
为促进我省药品流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期为2016-2020年,通过直接投资、海外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加强在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以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方向,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拓展特色服务,加速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融合,在推进零售药店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和医保支付系统对接的过程中。
(三)创新行业经营模式,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我省药品流通行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目前仅有少数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建立现代化的药品物流中心,实现大陆中药材便捷进入台湾、东盟、日本等地和台湾传统药品及先进健康产品快速进入大陆,基本覆盖我省全部基层医疗机构,落实行业管理职责。
5月26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中药材、非法加工炮制中药饮片的违法违规行为。
从自身来看,做精做专,加快向药品供应链服务商转型发展,"十二五"期间。
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发挥行业标准在规范经营行为和引领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其他药品流通企业仍主要采用传统的物流方式。
"十二五"期间,全省药品销售总额达到500亿元, (四)加强行业信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