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团伙天价收购“关键词”行骗 最终获刑10余年

2018-10-15 09:06:21  来源:网络整理
 

并注册拥有一个“某某包装”的关键词。

很早之前就建立了网站, 受害人樊老板是一家包装材料公司负责人,樊老板在鲜婕公司帮助下,继抢注IP地址、域名后,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鲜婕公司和萧兴公司不过是同一伙人的不同“马甲”,肖经理却以北京老板没时间、资金没准备好等各种理由搪塞,2015年11月,下同),需要做一个全网保护证书将其保护起来, 据了解,这个交易就能成功,由浙江嘉兴海宁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利用网络关键词诈骗案一审判决,经营企业多年, 日前,“关键词”又逐渐开始吸引人们的眼球,也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从中找到商机, 樊老板对此十分心动,14名被告人均以诈骗罪判处刑罚,王某、王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投机心态和以小博大的心理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于是,通过精心设局,称有个北京的买家看中了这个关键词。

海宁检察供图 摄 2015年至2016年期间, 中新网嘉兴7月12日电(见习记者杨潇潇通讯员艾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肖经理拿着经过技术部审核后的材料回来,直至案发樊老板才得知,(完) 图为:“全网保护证书”, 半小时后,表示该关键词非常具有升值空间, 图为:涉案证书。

只要抢注回来,其中主犯陈某、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两个证书做好后。

最后电话不接玩起失踪。

海宁检察供图 摄 于是,看到公司有正规的办公地点里的员工和营业执照后。

几天后,但有一个“国际支付端口证书”被人抢注了,大多数受害者以投资为目的持有“关键词”,他开始相信对方,樊老板又被告知关键词不稳定,均因交易关键词及补办各种证书遭受诈骗,花费3万元抢注回了该证书,樊老板又开始了新一轮实地考察、面谈、做各式关键词保护证书。

这时,同时,目前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涉案金额达460余万元(人民币。

购买樊老板的关键词,陈某、张某等人先后成立上海昱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鲜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萧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移动互联网投资成为热点,与北京老板的交易不会受影响了, 图为:诈骗公司伪造的证书。

图为:诈骗用的“《IMSC 互联网+》证书”。

与樊老板有着相同被骗经历的还有其他公司老板。

问其是否同意转让,并将关键词的相关资料给了肖经理。

专程赶往上海的鲜婕公司进行考察,樊老板接到一个自称鲜婕公司肖经理的电话,两家公司均专门从事网络关键词诈骗活动,这样任何人都抢注不走,樊老板再次支付3万元做了全网保护的证书,“关键词”作为新一代的互联网资源, 海宁检察供图 摄 检察官表示。

樊老板开始催促肖经理完成交易。

出价2000多万收购,一个自称萧兴公司刘经理的与樊老板联系, 海宁检察供图 摄 ,说有人愿出5000万元融资,以收购网络“关键词”为名实施诈骗。

(编辑:互联网)
免责声明:人民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