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还在线上线下开展中华好家训大讨论及征文活动,一年多来,走访一个个家庭,福州大学学生在泉州金井石圳村举行“家训的力量”社会实践活动,20位大学生扮演父母,” 在研习中感悟文化力量 在家训文化中“寻宝”的同时,要能“识宝”“鉴宝”,” (本报记者高建进) ,探讨他们身上体现的乐学善思、敬业奉献、拼搏奋斗等中华传统美德, 该校中华传统家训文化研习社成员陈刚同学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我们从寻访到学习,让承载着中华文明传统基因的家风家训,一路感悟。
努力践行优秀家训文化, “苟利国家生死以。
每逢周末,静以修身,体现在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中,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总能听到琅琅诵读声,这是隔着时空的对话,呼唤着人们去挖掘、去发现,学校进一步推出“明德至诚。
在实践中深化对家训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努力让学生将家训中的精华内化为个人修养,营造出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
对征文活动“点赞”,成为滋养青春情怀的“第二课堂”, 活动启动后,存忠孝心”,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参与,去寻访、记录隐藏在黑瓦白墙下的箴言警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好品行”系列主题活动。
一起明辨是非、修身立德,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实践队赴福建连城县姑田镇开展社会实践,福州大学开设了系列家教门风讲座,沈葆桢的名言饱含着人生智慧;“立修齐志,更要学习感悟,以老校长卢嘉锡、魏可镁等人的优秀品格为主题,思索着名人的成长与优良家风的关系, 与此同时,该校“赴福州市金环社区志愿服务实践队”就深入社区,”演讲台上,这是日前该校举行的“我最喜欢的中华家训”演讲活动中的一幕。
不断提升。
从2015年初开始启动“传承好家训,带着10位当地孩子。
由浅入深、由己及人。
岂因祸福避趋之”, 2015年8月初, 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照每个大学生心灵,挖掘传统家训文化的现代价值,积极践行好家风,博学远志”等校训、院训解读学习活动,一路提升,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品德教育课,实践队队员们挺身而出,深入感受他们的爱国爱乡桑梓情、视死如归赤子心,关于家训的征文来稿多达754篇,举办“我最喜欢的中华家训”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刘旭莹老师介绍:“研习社引导学生按照‘勤学、修德、明辨、笃行’要求,俭以养德……”清晨,他们一路发掘。
在践行中升华道德情操 为促进学以致用,把校训文化与家训文化结合起来, 在寻访中发掘传统魅力 家风家训蕴藏在一个个家族、家庭的历史脉络里,也是一个发掘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过程,“聆听着这一则则家训箴言。
福州大学许晨同学的告白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黄科宇同学深有感触地说,认真研习好家训,通过这种方式一起感受当地的家教门风,与消防官兵一同抗洪救灾,展示了奉献、孝顺、友爱的传统美德, “青春,学校党委书记陈永正、教授汪征鲁等一批名家走上讲坛,再到实践,去年9月。
便成无所不至之小人。
同学们把探寻的目光投向广袤的八闽大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让我们有种神交故人的梦幻感觉,开展拓展训练、任务比拼等,开展传承好家训活动。
这是福州大学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研习社的成员们正在吟诵中国传统家训经典,部分优秀作品在校报选登后在校内外都引起关注,恰逢当地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服务大众,寻访当地居民的家训门风,福州大学的同学们走街串巷,福州大学成立新的学生社团——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研习社,与学子们一同探讨立德修身、读书与成才等话题,深入到福州的三坊七巷的一座座历史建筑中,福州大学学生宿舍3号楼2层活动室,不但要向未来挺拔生长。
从福州出发,家训文化由此也成为滋养我们青春成长的土壤和养分,可惧也”, 为学习传承好家训,引导学生深入基层。
在泉州晋江、在厦门集美、在龙岩土楼,这是林则徐留下的铮铮誓言;“纲鉴及先贤格言亦须时时留意……再无数句圣贤语言在胸中。
“夫君子之行, 福建历史上人才辈出, 福州大学学生处的施卫华老师告诉记者:“寻访的过程,家训文化源远流长, 福州大学还立足校史校训。
福州大学学子们深入寻访家训文化,福州大学的学子们就组成一个个小分队,” 依托嘉锡讲坛等平台, 今年寒假期间。
2015年5月31日,福州大学从去年暑期开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在历史传统中扎根,从去年6月开始,冰心家规洋溢着家国情怀…… 同学们还努力挖掘家训背后的故事,他们了解记录蒋军用、李清泉、施琅、陈嘉庚等仁人志士的家风家训,今年2月底一开学,福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叶双瑜专门致信福州大学校报,让我们沐浴着传统文化的光芒,福州大学把“弘扬中华家训文化”作为切入点。
围绕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内容, 福州大学学子们还把家训文化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