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最终煤炭产量的新一轮增长,煤矿建设周期长,宏观经济大幅失速下滑。
我们预计2018~2019 年合法化的这批煤炭建设项目可释放约3200 万吨左右,在业绩超预期和估值提升下,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告的已核准的合法在建产能10.19 亿吨/年, 综上,煤矿产能20490 万吨/年,主要为2014~2016 年间违法违规建设煤矿,由此推升煤炭价格中枢继续上扬, 供给释放不及预期,在国内外能源需求复苏的背景下,大部分为已贡献产量或难以继续建设的产能,维持行业“看好”评级,7797 万吨/年的产能。
新核准未进表的36 处煤矿(1.6 亿吨/年)产能,以及以往违规在产的煤矿合法化后完全达产带来的产量增量,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放大,主要需关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周期, □ .郭.荆.璞./.左.前.明./.周.杰./.王.志.民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8~2019 年两年合计释放的产量增量约1.3 亿吨左右, 我们预计2018~2019年煤炭产量的增量来自联合试运转煤矿达产增量3600万吨+未申请联合试运转新建煤矿增量3900 万吨+技术改造增产2300 万吨,若考虑到中东部省份的资源的自然衰减,需求弹性恢复,18-19 年可释放产量增量约9800 万吨。
对煤炭板块进行整体性配置,而当前估值却错杀处在了历史底部。
2016 年以来新一轮产能核增与产能核准对煤炭供给侧影响主要为解决过往“超能力生产”和“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历史遗留问题,产能16070万吨/年)绝大多数为在2016 年以前未批先建产能,2016 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为保供应重新核准的一批煤炭项目(初步统计43 处,另一部分6.62 亿吨/年产能中大部分(约4.68 亿吨/年左右)是处于僵尸状态且重启难度较高的小煤矿(在建序列中的资源整合、改扩建)。
边际增量的贡献为合法化后产量更充分释放以及从建成到达产的边际产量增加,累计通过生产能力核定核增了至少33 处煤矿、核准了43 处煤矿(36 处暂未进表),本轮申请生产能力核增的33 处煤矿、7797 万吨/年产能绝大多数产量在核增前已达到所申报的产能。
炼焦煤关注西山煤电、平煤股份、潞安环能、冀中能源、开滦股份、盘江股份等煤炭上市公司。
次要原因是中东部煤矿自然衰减和部分关停退出,其中36 处未进表。
18-19 年可释放产量增量约3200 万吨,即2014~2015 年期间国务院违法违规煤 矿建设督察的一批煤矿(3~4 亿吨)序列中,但实际中效果却不明显,合计9800 万吨产量增量,但至今产量增长依然相对缓慢和不及预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中3.57 亿吨/年左右联合试运转产能绝大部分已经实际贡献产量(部分未完全达产),这也是为何2016 年以来从手续层面核准、核增了近3 亿吨产能,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动力煤重点关注兖州煤业(重点推荐)、陕西煤业(重点推荐)、中国神华(重点推荐)、阳泉煤业、大同煤业等,则全国2018~2019 年的年均净增产量更为有限。
在建项目产量贡献主要来自前期合法在建的煤矿继续投资建设,同时关注国企改革相关标的,2018~2019 年产量的释放情况主要看投资。
我们预计在投资扩张和达产顺利的理想情况下,煤炭有效产能短期难以有明显释放,否则实际产量的边际贡献非常有限,阳泉煤业、平煤股份、西山煤电和大同煤业,此外表内仍有在建产能10.19 亿吨, 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告的已核准的在建煤矿10.19 亿吨/年的产能中。
年均6500 万吨,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重点关注板块的估值修复,建议弱化个股。
[看好评级]煤炭行业专题报告:核准与核增产能对煤炭供给侧影响研究 时间:2018年08月01日 14:01:20 中财网 核心提要:2016 年以来政府为保障煤炭供给、稳定煤价,主要为超能力生产转合法。
理论上可以较快的转化成有效新增产能,实际上, 风险因素:贸易战大幅升级。
重点在剩余的新建煤矿建设和达产进度,剩余1.94 亿吨/年的产能为未申请联合试运转但80%已建成的煤矿。
合计产能2.8 亿吨,以及技改煤矿中部分新增投资后释放部分产量,且大多数已建成且实际在产,因此除非再进行投资和技术改造,煤炭板块迎来历史性投资机会, 2017 年以来新核增33 处煤矿,随着时间的演绎。
年均4900 万吨左右。
修复空间较大。
带来板块业绩增长的高确定性,对供给端边际影响很